徽商,俗称"徽帮",指徽州(府)籍商人的总称。包括歙、休宁、婺源、祁门、黟、绩溪六县。
现在我们来了解下其中歙县的历史起源及发展。为什么此县称为歙县?它的起源与之后的发展是怎样的呢?
首先,我们来看一下歙县的起源。
据考古学家考察,在石器时代时代的歙县境内就已存在人类的活动,在公元前21世纪之后,据《尚书》中的《夏书·禹贡》记载,大禹的时候,天下分为"九州",分别为豫州、青州、徐州、扬州、荆州、梁州、雍州、冀州、兖州。歙县地区属于当时的扬州"扬州"。歙县地区属于当时的扬州"扬州"。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,分"九州"为三十六郡。休县境属会稽郡。
歙县位于秦时会稽县境内,由于在今歙县雄村境内渐江与练江汇合的地方有古地名歙"歙浦",于是秦始皇在此地界置县,故名"歙县"。秦时候的歙县,包含现在的歙、休宁、婺源、绩溪、淳安、遂安等地。
三国时,属于吴的新都郡。公元208年,吴主孙权派遣威武中郎将"贺齐"镇压了黟、歙一带的"山越"农民起义,贺齐上述陈情给孙权说"黟县和歙县这两地方地域版图太大,作为一县之长不便于管理,容易出现不安定的一些因素"。孙权当即决定从歙县析分出始新(今浙江淳安)、新定(今浙江遂安)、犁阳(今屯溪)、休阳(今休宁)四县,连同歙县、黟县共六县设新都郡,这新都郡也是后来古徽州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公元208年孙权设新都郡
这就是歙县名称的起源及地理位置确定,至此歙县版图基本确定。
之后随着朝代的变更歙县基本面积确定。就在这样的一片土地,成为了古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主要发源地。其中徽墨、歙砚的主要产地就为歙县,歙县被称为"中国徽墨之都"、"中国歙砚之乡"、"徽剧之乡"、"中国徽文化之乡"、"中国牌坊之乡。
"歙县"怎么会拥有这么多的荣誉呢?
首先,我们来看一下歙县的地理环境。歙县处于安徽南地区,境内多是山地和丘陵地带,有"七山一水一分田,一分道路和庄园"之称,来说明境内的山之多。
在其西北部有黄山山脉,在东南部有天目—白际山脉,并且在境内新安江谷地和练江谷地为两大山系的结合部。山上大部分为黄壤,土层厚并且石头的含量非常高,不适合农作物生长,但是在山脚的盆地和平原的谷地、河的两岸有非常多的冲积造成的土壤,非常适宜于制墨材料松木、桐籽树的生长。
歙石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(罗纹山)下溪涧为主要产地,优异的自然资源是歙县成为"中国歙砚之乡"的必要条件。
歙县还被称为"徽剧之乡"、"中国徽文化之乡"、"中国牌坊之乡,都是有其历史原因蕴含其中,需要大家不断的去探索.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相关文章
暂无评论...